一座機場能否順暢運行,空中交通環境起到至關重要作用。隨著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運營逐漸步入正軌,相關的飛行程序、空域和航路航線走向等重大調整均快速推進。10月10日,北京商報記者從相關民航空管局獲悉,中國民航業正式迎來史上最大范圍的空域調整,全國范圍內共調整航路航線超過200條、調整班機航線走向4000多條,形成了全新的空域運行環境。業內專家指出,預計此次調整后,國內超過30%的機場和超過60%的中外乘客受益,而旅客最直觀的感受將是航班更加準點。
圍繞大興機場的調整
與地面交通不同,空中交通環境更復雜、更立體、涉及范圍更廣,空域優化是一項系統工程,稍有變動就有可能引發大范圍的調整。故此次空域調整從2015年便開始醞釀,由華北、華東、中南、東北、西北五個地區空管局合力完成。”整體來看,空域調整北起中蒙邊境線,南至桂林管制區,西起內蒙古西部,東至大連管制區,東西縱貫1350公里,南北橫跨2200公里,調整航路航線200余條,調整后的航路航線新增里程約4700公里;調整班機航線走向4000多條,預計涉及5300余架次航班;新增航路點100余個,全國共有29個民航運輸機場進行了相應的飛行程序更新。” 民航局空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而針對大興機場的空域調整方案則整體遵循單向循環設計思路,對部分航班量在500架次以上的主干航路進行了平行單向化改造,形成主要國際、國內干線航路“來去分開,隔離運行。”與此同時,在優化航路網的基礎上,全國大部分地區空中交通流走向進行了重新梳理,均衡航班流分布,疏解航路擁堵點,提高了資源要素的配置效率。
“中國民航高質量發展的短板在空域,此次拓寬和優化現有航路,增加航路通行效率是利用現有民航空域資源的自我挖潛,是民航局和民航空管局邁出的一大步,也是建設民航強國的重要舉措。”資深民航專家綦琦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兩市三場” 管轄擴圍
事實上,空域調整的背后,離不開管理的變革。自大興機場投運,就標志著京津冀“兩市三場”格局正式形成。京津兩大城市,擁有三座千萬級機場(北京兩個,天津一個),這在中國民航歷史上也屬首次。也正因此,10月10日零時正式生效的北京終端管制區,其管轄空域面積擴大到3.45萬平方公里,面積為此前北京終端管制區的兩倍。區內40條進場航線與97條離場航線通過18個進出港點銜接主干航路航線,終端區總體形成8進10出的運行模式,服務于區內9條跑道運行。預計到2021年,北京終端區內將日均起降航班達2900架次,成為全國最繁忙的終端管制區。
據了解,管轄空域范圍大、運行環境復雜、航班量大,是北京終端區最顯著的特點。作為北京大興機場最重要的空管配套工程之一,北京終端管制中心已于8月22日正式啟用,對北京終端區內的航班施行統一管制。“由一個終端管制中心統一協調指揮‘兩市三場’,能夠更好的發揮協同優勢,減少移交環節,溝通更加順暢,更好地提高運行效率。”華北空管局空管中心主任麻金海表示。
業內普遍認為,機場面積再大,跑道再多,如果沒有順暢和高效的空中進出航路作為保證是無法發揮作用的,此次,在空域調整和管轄擴圍下,大興機場的空中進出走廊建成,可以說,為其按照規劃建成國樞紐機場打通的任督二脈,可實現更順暢通行。
世界級機場群清障
不少人都注意到,此次空域調整,對于我國要建設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世界級機場群的戰略也大有裨益。在此次空域調整中,京廣空中大通道北段也同步貫通。據悉,京廣空中大通道北段改造項目是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外圍空域調整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關鍵節點的貫通為京廣空中大通道全線升級改造奠定了重要基礎,“單線變雙線”的格局將提升航路通行能力和空中交通服務品質。
據介紹,全長約2000公里的京廣航路串聯起京津冀和粵港澳大灣區兩大世界級城市群,是貫通中國南北的重要空中通道、全國航路網南北交通大動脈,也是全國最為繁忙的主要干線航路,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迄今,京廣航路日均飛行流量突破1000架次。 2015年2月5日,京廣空中大通道西線貫通并投入運行,利用較為閑置的航路資源將京廣航路上廣西和海南地區的航班有效分離,“串閑置資源,通京廣梗阻”的局部修補使京廣航路上的航班正點率在一定時期內得到提升。但隨著大興機場的啟用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出臺,京廣航路運行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再次升級改造勢在必行。
此次調整中,北起北京“一市兩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南至武漢地區,南北距離1000余公里,占京廣航路全長的50%,疏解沿線鄭州、武漢等擁堵點,提升空域資源保障能力和運行效率。
“京廣空中干線擴容,好比高速公路從四車道拓寬為八車道,這條中國民航最繁忙的航路終于可以提升通行航班,旅客應該能感受到,民航航班更加準點,”綦琦分析,“更重要的是,新空中京廣線將京津冀和粵港澳大灣區更加高速地連接起來,將有助于發揮民航作為國家戰略行業的作用。”
轉自:北京商報